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上海农商银行筑牢“反诈防线”
元描述: 上海农商银行采取多项措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包括柜台“四问一告知”和“四核实”、社区宣传、搭建“资金盾”体系等,截至目前已拦截涉诈资金超3.5亿元,守护百姓“钱袋子”。
引言: 电信网络诈骗日益猖獗,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作为金融机构,上海农商银行深知自身责任重大,积极采取措施,筑牢“反诈防线”,守护百姓的“钱袋子”。该行坚持“金融为民”理念,通过多项措施,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分子利用各种花招,骗取受害人钱财,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反诈工作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海农商银行作为一家扎根上海的本土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理念,将反诈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该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和趋势,不断创新反诈举措,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范体系,有效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
守护百姓“钱袋子”:上海农商银行的反诈举措
上海农商银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采取了多种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防范体系,有效守护了百姓的“钱袋子”。
事前防范:筑牢开户“防范网”
为了防止诈骗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上海农商银行在账户开立阶段就严格把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筑牢开户“防范网”。
1. 严格实名制: 上海农商银行严格执行实名制开户制度,要求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并进行身份核实,防止他人冒名开户。
2. 强化风险识别: 该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及时发现可疑开户行为,并进行人工核查,有效阻截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开户。
3. 升级开户流程: 上海农商银行近年来不断升级开户流程,增加了人脸识别、视频验证等环节,增强了开户安全性。
4. 积极宣传引导: 该行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向客户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提高客户的防骗意识。
截至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成功阻截可疑开户近300起,有效杜绝了诈骗分子利用银行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可能性。
事中拦截:构建“资金盾”体系
为了防止客户资金被骗,上海农商银行构建了“资金盾”体系,实时监测资金流向,发现可疑交易,及时拦截涉诈资金。
1.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 该行与上海市反诈中心建立了“资金盾”涉诈资金防阻体系,实时监控资金流向,发现可疑交易,及时进行拦截。
2. 加强柜台核查: 对客户办理大额转账业务,柜员会进行“四问一告知”和“四核实”。
3. 推行反诈宣传: 该行通过提醒短信、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开展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4. 积极与公安部门合作: 上海农商银行与公安部门建立密切合作机制,及时共享涉诈信息,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截至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累计拦截涉诈资金超3.5亿元,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事后追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为了防止诈骗分子得逞,上海农商银行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客户资金被骗,立即启动追查程序,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1. 建立涉诈案件信息共享平台: 该行建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及可疑特征实时分享平台,快速收集、迅速发布辖内机构发现的各类诈骗分子行为特征,便于各分支机构快速掌握最新涉诈风险特征。
2. 加强与公安部门合作: 上海农商银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提供相关信息,共同追查诈骗分子。
3. 积极为客户提供帮助: 该行积极为客户提供帮助,例如协助报案、提供证据材料等,帮助客户挽回损失。
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反诈工作水平,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的金融服务。
案例分享:上海农商银行成功阻止电信网络诈骗
以下案例展示了上海农商银行员工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专业的判断,成功阻止了电信网络诈骗,守护了客户的“钱袋子”。
案例一:78岁冯阿姨险些落入“投资理财”骗局
2023年7月12日,年逾78岁的冯阿姨来到上海农商银行丰乐支行,要求办理一笔12万元的转账汇款业务。经办柜员向冯阿姨了解转账用途和收款方情况,在谈到资金用途细节时,冯阿姨明显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仔细询问后才了解到转账是为了购买某平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网点工作人员立刻对冯阿姨进行耐心解释和劝导,并会同随后赶到的属地派出所民警和冯阿姨亲属多方合力耐心劝阻。 最终冯阿姨意识到自己险些陷入一场电诈骗局,放弃转账,并对该行员工的尽职尽责表示了感谢。
案例二:针对聋哑群体开展“特殊”反诈宣传
2023年7月10日,上海农商银行徐汇南丹路支行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以聋哑老年人士为对象的“特殊”反诈知识宣讲活动,以填补长期以来对该类特殊人群反诈宣传的空白。
活动现场,支行工作人员通过手语老师同步翻译,结合PPT展示和白板书写等方式,重点介绍了网络诈骗、网络贷款陷阱的各类形式、特点和危害,提醒他们对于任何未经验证的投资、贷款等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点击短信、网页中的诱导链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心理。 在互动环节,工作人员对现场提出的各类疑问一一作答,并引导聋哑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农商银行员工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积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守护了客户的财产安全。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反诈、人人都会反诈的良好氛围。
1. 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执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
2. 金融机构要加强资金管控,切实履行反诈责任,不断提升反诈工作能力。
3. 社会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习反诈知识,增强识别骗局的能力。
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打赢反诈“攻坚战”,以不变的“金融初心”,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防线。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识别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但骗子通常会利用以下手段:
- 冒充公检法机关: 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要求其转账“自证清白”。
- 虚假投资理财: 承诺高额回报,诱骗受害人投资,最终卷款逃逸。
- 网络贷款陷阱: 诱骗受害人借款,然后以各种理由收取高额利息或手续费。
- 网络购物诈骗: 以低价促销等手段,诱骗受害人购买商品,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或退款。
当遇到可疑情况,请您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并及时报警。
2.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
-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
- 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
- 定期更换密码,并设置复杂的密码。
3.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提高防范意识,学习反诈知识。
- 遇到可疑情况,请您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 不要轻易点击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
-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 及时报警。
4. 上海农商银行如何帮助客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上海农商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客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包括:
- 加强柜台核查: 对客户办理大额转账业务,柜员会进行“四问一告知”和“四核实”,防止客户被骗。
-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 该行与上海市反诈中心建立了“资金盾”涉诈资金防阻体系,实时监控资金流向,发现可疑交易,及时进行拦截。
- 积极宣传引导: 该行通过提醒短信、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开展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5. 如果发现自己被骗了,应该怎么办?
- 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
- 联系银行冻结账户,防止资金被进一步损失。
-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6. 如何举报电信网络诈骗?
- 拨打110报警。
-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举报。
结论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反诈、人人都会反诈的良好氛围。上海农商银行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金融机构,将持续加强反诈工作,不断提升反诈工作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